欢迎访问河南滨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地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11号
电话15514513777
微信 15514513777

公司动态

封孔器在煤矿使用时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在煤矿开采的复杂环境中,封孔器作为保障瓦斯抽采、防灭火等关键工序安全的重要设备,其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一旦封孔器出现故障或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瓦斯泄漏、煤层自燃等重大安全事故。那么,在煤矿使用封孔器时,究竟该如何做好安全保障?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拆解实用技巧,为井下安全作业保驾护航。

    一、选型适配:安全的第一道“门槛”

    选对封孔器是安全使用的基础,不同煤矿的地质条件、瓦斯压力、钻孔参数存在显著差异,盲目选用设备只会埋下安全隐患。

    首先,需根据煤层硬度与透气性选择封孔器类型。松软煤层易出现钻孔坍塌,应优先选用膨胀式封孔器,其通过高压注水膨胀后能紧密贴合孔壁,避免因煤层变形导致的封孔失效;而坚硬煤层可选用机械式封孔器,凭借刚性结构实现稳定密封。

    其次,瓦斯压力等级是核心参考指标。当瓦斯压力超过0.74MPa时,必须选用耐压等级更高的专用封孔器,且密封长度需达到钻孔深度的1/3以上,防止高压瓦斯冲破密封层。同时,封孔器的工作温度需与井下环境匹配,若用于防灭火钻孔,应确保设备能耐受60℃以上的高温。

    最后,务必选择具备煤矿安全标志(MA标志)的产品,拒绝“三无”设备。正规厂家的封孔器会经过严格的抗冲击、耐腐蚀测试,其材质强度和密封性能更符合井下安全标准。

    二、使用前检查:细节决定安全系数

    封孔器下井前的全面检查,是阻止故障设备进入作业环节的关键步骤,任何一个小瑕疵都可能在高压、高风险的井下环境中被放大为安全事故。

    外观检查需重点关注这几点:封孔器的橡胶套管是否有裂纹、破损或老化现象,若表面出现鼓包或硬度变化,说明材质已失效,严禁使用;金属连接件的焊缝处有无开焊、变形,螺纹连接是否牢固,防止井下作业时发生部件脱落。

    性能测试不可忽视。连接高压管路后,需在地面进行模拟升压试验,观察封孔器的膨胀速度与密封效果。例如,膨胀式封孔器在注水压力达到工作压力的1.2倍时,应无渗漏现象,且保压30分钟内压力降不超过0.5MPa;机械式封孔器需测试卡盘的锁紧力度,确保在最大拉力下不打滑。

    此外,还需检查配套设备的兼容性,如高压胶管的耐压等级是否与封孔器匹配,压力表的量程是否覆盖实际工作压力,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可靠。所有部件需逐一调试,确保协同工作时无卡顿、无泄漏。

    三、规范操作:让每一步都符合安全标准

    井下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决定封孔器的安全状态,即使设备性能达标,若操作流程混乱,仍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下井与安装环节有严格要求。搬运封孔器时需轻拿轻放,避免剧烈碰撞导致内部结构损坏;安装前需清理钻孔内的煤渣、积水,防止杂质影响密封效果。将封孔器送入钻孔时,应保持匀速推进,若遇到阻力切勿强行推送,需排查钻孔是否变形,防止封孔器被卡滞或损坏。

    升压与保压操作需循序渐进。膨胀式封孔器注水时,应缓慢开启阀门,使压力从0逐步升至工作压力,升压速度控制在0.1MPa/分钟以内,避免瞬间高压导致橡胶套管破裂;达到工作压力后,需关闭阀门保压5分钟,观察压力是否稳定,确认密封合格后方可离开。


1754901744183978.jpg


    作业期间监护不可松懈。封孔器工作时,需在钻孔附近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每2小时检查一次压力值和设备状态,若发现压力异常下降或封孔器周围有瓦斯泄漏迹象,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采取降压、补封等措施,待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四、维护保养:延长寿命与保障安全的双重保障

    封孔器的定期维护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更能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避免在井下突发失效。

    日常清洁是基础工作。每次使用后,需清除封孔器表面的煤尘、泥浆,尤其要清理金属连接件的螺纹处,防止锈蚀卡滞;橡胶部件需用清水冲洗,避免接触油污、酸碱物质,防止材质老化加速。

    部件更换要及时彻底。当橡胶套管出现局部磨损但未破裂时,可采用专用修补胶进行修复,但修复后的使用次数不得超过3次;若出现贯穿性破损或老化硬化,必须整体更换。金属部件如卡盘、接头等出现变形、裂纹时,严禁继续使用,需更换同型号的合格配件。

    存储管理需注重环境控制。闲置的封孔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橡胶部件需避免与尖锐物体接触,可悬挂存放或平放于软垫上,防止挤压变形。同时,要建立设备台账,记录每次使用、维护、更换部件的信息,做到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五、应急处置:快速响应化解突发风险

    即使做好了前期准备,井下复杂环境仍可能导致封孔器出现突发故障,此时的应急处置能力直接关系到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若发生封孔器密封失效,出现瓦斯泄漏,应立即启动局部通风机,加大泄漏区域的风量,稀释瓦斯浓度;同时关闭相关区域的电源,禁止明火作业,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待瓦斯浓度降至0.5%以下后,由专业人员拆除失效封孔器,重新清理钻孔并更换新设备。

    当封孔器被卡滞在钻孔内时,严禁强行拖拽,以免拉断设备或损坏钻孔。可尝试缓慢降压后小幅来回抽动,若仍无法取出,需在其周围重新打设辅助钻孔,通过注浆固化后再进行处理。若卡滞位置较深,需评估对后续作业的影响,必要时采取封孔隔离措施,防止瓦斯从卡滞间隙泄漏。

    此外,煤矿需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封孔器故障处置演练,让作业人员熟悉应急流程、掌握逃生路线和设备操作,确保突发情况时能快速、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

    六、人员管理:安全防线的“最后一公里”

    无论设备多么先进、流程多么完善,最终的安全保障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人员管理是筑牢安全防线的核心环节。

    岗前培训必须严格把关。所有接触封孔器的作业人员需接受专项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操作规范、风险辨识、应急处置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让操作人员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

    持证上岗与责任落实不可或缺。封孔器操作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需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严禁无证操作或违规代岗。同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如班组长负责作业前的安全确认,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检修,形成“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体系。

    常态化安全交底要贯穿作业全程。每次作业前,现场负责人需根据当班的钻孔参数、瓦斯情况等,向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安全交底,明确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作业结束后,组织复盘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不断优化安全操作流程。


新闻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871号